中国移动通过“绿色行动计划”,实现对基站蓄电池、手机SIM卡、包装用材的科学管理,进一步减小自身的资源消耗与环境影响,带动产业相关环节“瘦身”。
- 蓄电池科学管理 -
铅酸蓄电池是通信系统的主要后备能源,但由于蓄电池大量使用重金属以及高腐蚀性电解液,若处理不当,对自然环境危害巨大。为此,中国移动从科学使用到安全回收采取积极措施减少蓄电池对环境的影响。
公司积极推广蓄电池防护和寿命延长等技术,改善用电环境、环境温度和充放电情况,极大地增加蓄电池的使用寿命。2009年,公司应用蓄电池在线、离线修复技术,可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约50%,有效减少蓄电池报废量。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约2,100套蓄电池,预计到2010年3月将达到6,000套。
在安徽,历时两年完成了蓄电池活化修复技术的测试验证,最终确定了活化效果最好、恢复最有效的修复方式,可将原已基本报废的蓄电池容量由低于40%恢复至85%以上,并可保证修复后蓄电池的再使用时间达到3年以上,大大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实现了报废蓄电池的再利用,可减少30-40%的蓄电池报废数量和废弃物质的排放污染。
2009年,公司持续稳步推进蓄电池回收渠道的管理,对蓄电池回收渠道进行全方位评估评估了9家蓄电池原厂担保的回收企业,目前已有6家企业参与中国移动报废蓄电池的回收工作。
对蓄电池回收企业的考察要点: |
·企业铅回收相关资质:是否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排污许可证等; ·企业认证资质:是否通过ISO9000和ISO14001体系认证; ·铅回收的包装和运输环节是否具有预防事故和污染的措施并已制度化; ·蓄电池的分解、分拣工艺; ·可回收的材料种类; ·各种材料的回收效率及回收材料的纯度; ·工厂工艺流程、设备先进性考察; ·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等是否达标; ·工厂的铅回收能力(吨/年); ·企业社会责任考察。 |
中国移动蓄电池回收利用相关统计
2009 | |
报废蓄电池数(万安培·小时) | 13,266 |
专业渠道回收蓄电池数(万安培·小时) | 9,874 |
蓄电池二次使用安时数(万安培·小时) | 4,154 |
委托专业回收企业完成废旧蓄电池无害化处理与回收利用
- SIM卡“绿色”方案 -
由于SIM卡使用PVC材料制成,大量废弃的SIM卡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2009年,中国移动从SIM卡再利用、原料替代、用料减量等角度出发积极探索,寻求SIM卡“绿色”方案。
中国移动SIM卡“绿色”方案应用相关统计

2009年,公司全面完成SIM卡再利用系统建设。同时公司对环保材料进行研究,提出ABS无毒环保材料SIM卡材质替代方案,还发布了《中国移动纸质SIM卡标准》和《中国移动ABSSIM卡技术标准》等系列规范,不断促进纸质SIM卡替代PVC材质SIM卡。
此外,公司根据SIM卡生产工艺、流程及生产线现状,联合制造商实现SIM卡小卡化创新,即SIM卡供应商仅向中国移动交付可以直接安装到手机终端中使用的小卡,而卡基部分(大卡)由SIM卡商集中回收和重复利用。小型化方案使SIM卡卡基消耗降低约50%,卡基污染减少约54%。截至2009年底,公司共采购小型化SIM卡3,319万张,相当于减少PVC和ABS材料约67吨、节约卡体生产耗电57万度。
在广东,首个“废SIM卡修复”技术试点成功,该技术可以将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因操作失误而导致“作废”的SIM卡进行修复再利用,全面降低了公司仓储管理成本以及SIM卡库存管理压力,初步估算每年可减少5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在辽宁,积极探索SIM卡持续利用的模式,并建立了针对SIM卡资源持续利用的实施和管理机制,制定了相应的再利用业务流程。截至2009年底,公司共再利用SIM卡近15.2万张,共节省227万元。
- 推广绿色包装 -
传统通信设备采用一次性的木材包装,消耗大量林木资源。2009年,中国移动继续推广“绿色包装”,与供应商共同推行可重复利用包装材料的包装方式,旨在减少木箱的大量使用;同时建立一套通用、高效、节约的物流体系,确保包装重复使用。
同时为强化管理,公司编制并发布了《中国移动通信产品绿色包装技术规范》、《中国移动循环回收利用包装经济型评估模型》和《中国移动绿色包装物流实施办法》三个重要技术文件和管理制度。
经过积极研发与试点,“绿色包装”与传统的木箱包装相比,实现包装物重量减轻22%,包装材料循环使用次数提高5-7倍,综合成本下降8%;同时实现90%包装材料可回收,重复使用次数6-10次。2009年,“绿色包装”扩大至11家GSM和TD主设备供应商,推广范围覆盖全国半数以上省份,回收并重复使用绿色包装45,765个次,共计节约木材2,375立方米。
2009年,“绿色包装”荣获中国“包装之星”银奖,并在世界包装组织(WPO)举办的2009年“世界之星”(WorldStar2009)包装设计奖评选活动中荣获“世界之星”包装设计奖。这是我国通信行业唯一的获奖包装方案,该奖项是世界包装组织在世界范围内评选的优秀包装设计最高奖项。
“绿色包装”设计革新: |
·采用可重复使用的周转架,强调适度包装和适度防护; ·突出材料轻便环保、包装方式简洁方便、包装标准统一、流程高效等特点; ·使用可多次利用的非木包装,替代一次性木材包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