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努力增强在各种极端条件下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以应对大规模自然灾害增多的挑战,同时不断满足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以及一些重大事件中的通信保障需要。
- 强化应急通信保障管理 -
2009年,中国移动采取以下四大措施系统地强化应急通信保障能力,确保关键时刻通信“生命线”的畅通:
梳理应急通信预案体系 | 梳理和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强化重大事件保障期间7×24小时值班制度,有效组织应急调度、现场协调和信息传递 |
开展通信保障应急演练 | 以“场景模拟为主、实际保障为辅”,全面推进无准备情况下的应急演练,提高实战响应能力 |
搭建应急资源管理系统 | 搭建集管理、调度、分析功能于一体的应急资源管理系统,初步实现应急通信车、油机车等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 |
启动抗灾超级基站建设 | 在全国推广抗灾超级基站建设,确保大规模灾害发生时各县至少保证有一个基站能够在关键时刻提供通信服务 |
同时,公司积极探索研究多维联动应急通信保障解决方案,采用空地系统协同,发挥高空基站覆盖广、超级基站抗灾性强、应急通信车机动灵活的优势,确保在第一时间恢复通信,保证救灾指挥调度,同时兼顾灾区公众通信需要。
- 关键时刻确保通信畅通 -
面对突发自然灾害,中国移动在第一时间响应,为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2009年,台风“莫拉克”使台湾海峡两岸严重受灾。灾害发生后,为解决台湾地区通信中断的问题,公司迅速从广东、安徽、湖北调集3辆小型卫星应急通信车,以最快速度完成设备调测和国际电路开通,赴台协助通信保障。
在江苏,2009年6月,强降雨导致苏北地区大面积断电,高峰时断电基站数达1,900多个。为确保断电区域内近200万用户的正常通信,公司紧急启动橙色预警保障方案,累计投入抢险人员4,000多人次、应急油机507台,应急发电5,000多小时,成功保障了网络的正常运行。
在河北,2009年11月,暴雪袭击邢台、石家庄等市,造成1,217个基站断电。公司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紧急调配油机555台,累计出动车辆1,110车次、抢险人员2,815名进行抗暴雪保通信工作,使全网始终保持正常通信。
中国移动还全面动员,精心部署,为重大公共事件提供可靠的通信保障。
2009年,为确保国庆六十周年通信保障工作顺利完成,公司成立了专门的通信保障办公室,先后梳理了81项工作流程,更新了95类维护作业计划,编制了236项应急方案,组织了400余次应急演练;完成了天安门、长安街沿线共167个基站的建设和扩容任务;在天安门广场现场投入270人天、后台投入超过2,000人天进行通信保障,以实际行动支撑了庆典活动顺利进行。
在上海,研究制定了世博精品网络指标体系,向世博会提供“最前沿的科技、最精彩的展示、最贴心的服务”;实施上海城区BSC改造,提升网络性能;实现世博园区大范围均匀覆盖;优化网络,保证世博会期间网络指标全面达标。
中国移动应急通信保障相关统计
2009年 | |
应急通信保障总次数(次) | 5,004 |
重要政治经济事件保障 | 4,496 |
重大自然灾害类保障 | 253 |
重要事故灾难类保障 | 62 |
公共卫生事件类保障 | 120 |
社会安全事件类保障 | 73 |
出动应急通信车(车次) | 13,812 |
投入应急通信设备(套次) | 59,073 |
动用人员(人次) | 204,754 |